“沒有好吃的食物如何成就一趟完美的旅行?”
喔~是的,既使大英帝國的食物難吃到“頂港有名聲,下港有出名”,我們仍然要把這不可能的任務變可能(握拳)!為了排進這些吃食,導致行程有些緊湊,起初我還不明所以,後來才知道我的食物不但把預算吃掉了,也把時間吃掉了ORZ
★£5以下:
官網有菜單,但找不到詳細的價目表。一開始妘將跟店員說要吃麵包(Bread),店員就介紹窗邊一堆硬到可以砸死人的巨型歐式麵包,但其實我們要吃的應該是櫃台上羅列的Pastries才對。
我們點了布朗尼(World's Best Browine,£1.95)、方形巧克力可頌(Pain au chocolate,£1.45)、檸檬塔(Lemon Tart、£3.1),以及兩杯拿鐵(小杯£2.2)。檸檬塔的檸檬味超重,重到有種鐵鏽味,我不愛但妘將喜歡。可頌好吃,不過裡面的巧克力好少XD
→Paul,
倫敦有超多分店,聖保羅大教堂(St Paul's Cathedral)的出口正對面就有一家,名牌上的標價分成內用和外帶兩種價格。我們帶了可麗露(Canelé,£1.75)、草莓千層酥(Millefeuille,£2.95)和可頌(Croissant、£1.35)。我對可麗露沒好感,在台灣吃過的可麗露不但貴還有一種說不出的中藥味。沒想到Paul的可麗露讓我改觀,Q彈有嚼勁並且散發宛如紅糖般的淡淡香氣,就好像吃發糕的邊邊硬皮一樣XDD
→Pret A Manger,
英國知名的連鎖輕食店,主要賣沙拉、三明治和咖啡,名牌一樣有兩種價格。我和妘將各買一個Class Super Club(£3.25)和Mature Cheddar & Pret Pickle(£2.49)到海德公園野餐。配料豐富但口感普普,吐司外皮乾澀,大冷天的吃著冰冷的三明治…
→V&A Museum,
博物館內附設的餐廳,據說司康(Scone)很有名,博物館也很值得一逛,但我們來這就是為了下午茶。規劃行程時很堅持要來這裡,不過走了幾天倫敦就覺得腳要廢了,嚷嚷想放棄。妘將說如果沒吃到V&A的司康,要怎麼跟五星級的飯店比較。啊~說的也是,這不就是我的目的嗎?!想想還是撐著走過去了。
由於晚上要吃Franco Manca,於是兩個人合點了一個司康(£3.75)與一壺Earl Grey(£2.6)。司康好吃,但一切易碎,不若Brown’s Hotel的扎實。夏日坐在戶外,還能欣賞美景。不錯!
→Brindisa Chorizo Roll,
位於Borough Market,Monmouth Cafe的斜對面。這家只賣西班牙香腸三明治,內層夾肉、芝麻葉跟紅甜椒(單層£3.75,雙層£4.95),簡單卻相當好吃,是我這趟倫敦行的最愛。給妘將咬了一口後她好像沒有要還我的意思,所以我又再買了一個。好險有帶夾鏈袋,吃不完裝起來,上飛機後肚子餓,冷了也好吃。
★£5~£10:
→Red Cow Carvery,
格林威治市集入口左側,生意很好,我們就跟著點了個熱門的2號(£6)加£1切達起司。起司用火烤,淋在烤牛肉跟馬鈴薯上,吃起來滿鹹的,不過我是客家人,可以接受,覺得好吃,吮指回味。
→Nando’s,
英國有名的連鎖烤雞店,招牌Peri-Peri辣椒醬好吃到連超商都有賣。可惜這間店是負雷。
我們點了半隻烤雞+兩種配菜(大蒜麵包&薯條)的組合餐(£9.95),五隻雞翅(£5.45),以及喝到飽的可樂(£2.45)。Peri-Peri醬跟雞翅還可以,最恐怖的是烤雞,肉超乾的。一開始沒注意,大口吃下肚,結果肉梗在喉頭,吞嚥兩三次無效後只好灌可樂。雖說雞胸肉的口感本來就比較乾,可是以Nando’s的知名度竟然把肉處理成這樣實在太糟糕了。唉~希望這只是格林威治這間分店的問題。
→Café Rouge,
走法式風的連鎖咖啡店。菜單部分也用法文書寫,害我有看沒懂,想說為什麼都是英文字母,湊起來就是看嘸?!
妘將點了個Egg Benedict with smoked salmon(£6.75)和Caffè Latte add vanilla(£2.9),咖啡口感溫醇。我點了個Omelette with Gruyère cheese(£6.45)和Cappuccino(£2.55),說有起司卻感覺不到起司的存在,而且明明點的是卡布奇諾,喝起來反而像摩卡。不過這家店我喜歡,因為窗外就能看到雄偉的大教堂。下次來試試它的梅子鴨腿。
我很期待的一家平價比薩店,只有六種口味,價格約在£4.5~£6.95之間。自然歷史博物館(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)附近剛好新開了間分店。我們選了2號跟4號,前者是瑪格麗特,簡單滋味是我的菜;後者多了火腿、蘑菇和水牛起司,口感較豐富,不過這兩個都吃不到起司的厚度和濃郁,有點小失望。
→以下三間餐廳要一起講。
Shake shack, Shack Buger(£5.25),Shack Stack(£8.5)
Honest Burger,Honest(£9.5),Cheese(£8.5)
Byron,Classic(£6.75),Chili(£8.95)
不知道為什麼這次來倫敦吃最多的竟然是漢堡。原來我只排經濟實惠的GBK嚐鮮但GBK的褒貶兩極,於是換成Shake shack和Honest Burger,一個來自紐約一個起源倫敦,都是評價甚高的漢堡店。後來去吃Flat Iron,隔壁老外強烈建議要吃漢堡就絕對不能錯過Byron,還推薦Classic和Chilli兩種口味。啊~看他講得口沫橫飛的份上,回台灣前我們就去吃了。
價格而言,Honest Burger點漢堡含薯條,Byron只附一根小黃瓜,Shake Shack啥咪都沒,倒是漲幅最驚人。之前就看過其他部落客分享四月去用餐時價格調整的消息。我們出發前還上官網列印菜單,誰知現場一看竟然又漲價了,嘖嘖嘖~(倒是店員看到我自備菜單顯得很訝異,想說這觀光客也太認真了吧XD)
喜好程度,三家都不錯。我比較喜歡Shake shack的Shack Burger,吃起來就像麥當勞的吉士漢堡。還有 Byron的Chili(中辣),牛肉鮮嫩多汁,辣度會逐漸積累(搞得我後面一直喝可樂啃黃瓜),這口味應該不是熱門選項,因為店員還特別確認。天啊!我忘了跟我推薦的老外雖然在倫敦土生土長,可他本質上還是印度人ORZ
相較之下Honest Burger的肉質鬆散,醬汁偏甜,尤其是Cheese口味。然後Shack Stack裡有炸大蘑菇+起司,第一口很驚艷,但後來會很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