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趟倫敦行原來只想在市區晃晃,沒特別想去哪,除了哈利波特片廠。但因為妘將不是哈利迷,所以也沒太堅持一定要去。倒是她知道後,說:『當然一定要去啊!難得來倫敦,還要去溫莎、劍橋、巨石陣、白金漢宮…』於是行程就開始豐富起來
規劃行程可以很有趣也可以把人逼瘋。九月第一次正式行程出爐時,我的中秋連假根本沒放到假,滿腦子都在想倫敦行程要怎麼走。回信時,信末還特別交代“不要這麼快回信,我要休息一下”。
基本上,我覺得我們的倫敦行排得蠻鬆的(很多路過拍照的行程),近郊也只去巴斯和哈利波特片廠。但實際走起來還是感覺時間不夠,主要是某些景點配合導覽仔細參觀真的會花很多時間,所以每天早出晚歸的玩得很累,同事說根本是在行軍XD
Day 1,12/27搭乘長榮BR 87前往倫敦,在曼谷轉機,當晚七點十分抵達。雖然出發前一天很晚才睡,但在飛機上還是睡得很不好,坐到後來我一直動來動去。入境時有點緊張,因為聽說英國海關相當嚴格,我們倆一起接受盤問,輪流答題。
『你們怎麼認識的?』
『高中同學。』
『來倫敦的目的?』
『旅行。』
『多久?』
『九天。』
『要去參觀哪裡?』
『倫敦眼、巴斯、哈利波特。』(這邊我回答得有些遲疑,畢竟討論行程時都用中文,英文名要想一下)
『哈利波特門票多少錢?』(蛤,這問題有夠細?!刷卡付錢過這麼久哪還記得,於是我們倆當場討論起來『多少錢?£40左右對吧?』)
『你的工作?』
『客服。』
然後海關就笑著蓋章放人了。YA~
入境後,拿行李,連上機場網路,通知民宿來接人,晚上的倫敦真的好好好好冷!!!不是一般刷毛內搭褲就可以應付的,應該要厚刷毛才行。司機說今天剛好是倫敦最冷的一天。呵!我們還真幸運。
大約五十分鐘抵達Moote。妘將和民宿主人在討論手機卡的問題,我在旁邊看電視昏昏欲睡。好不容易能夠好好洗個澡吞感冒藥睡一覺(不知道是不是機上太冷,竟然坐到感冒),懶得搶阿妹演唱會的票,為明天做好準備卡實在。
Day 2,Paul Rhodes→格林威治(Greenwich)→倫敦塔(Tower of London)→塔橋(Tower Bridge)→Nando’s
出門第一件事就是要買張牡蠣卡(Oyster Card),儘管民宿對面就是Island Garden捷運站,不過怪的是居然沒有賣。站務人員說往下走有間便利商店,去那買。
買好後搭一站到Cutty Sark,拜訪米其林主廚旗下的麵包店Paul Rhodes,來份美味的早餐。接著漫步參觀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(Old Royal Naval College)、皇后宅邸( Queen's House )和國家海事博物館(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),然後爬上皇家天文台(Royal Observatory, Greenwich)。一路上都沒什麼人,想說可能是因為天氣太冷,結果走到天文台才發現原來大家都在著名的子午線這啊!由於和子午線拍照要錢,因此我們只和牧羊人門24小時時鐘合影一張。
完後前往格林威治車站買TravelCard+Two for one的優惠(需準備一張大頭貼),再回到市集吃中餐,發現格林威治市集賣的文創手工小物一點都不便宜。
下午到倫敦塔,過馬路時自顧自的拍照,下場就是弄丟一隻手套ORZ。當下很驚慌,因為倫敦實在太冷,要是沒有手套該如何是好,還得花錢花時間被迫進行購物。好險沿路找回去,有個帥哥撿起了我那隻掉在地孤伶伶的手套,啊~感謝好心人XD
倫敦塔濃縮了大英帝國歷史文化的精華,妘將相當期待,但語音導覽不好操作(比不上聖保羅大教堂和哈利波特的Ipod語音導覽)。我們待到快閉館,大約三個半小時,天氣好冷,我一直戴口罩(工作人員還說豹紋很有型XD)
不得不放棄人超多的四號展覽館,最喜歡武器展覽室,裡面有些互動教學關於武器的知識。結束後到旁邊拍塔橋(Tower Bridge),晚上的塔橋果然燈光熠熠,美不勝收。拜冬日所賜啊,不過才四點半而已。
晚餐回Cutty Sark吃Nando’s,生意很好,卻是地雷一枚。吃飽後妘將說要走回Moote,因為Google顯示步行只要十分鐘,可是我們一直找不到。許久才發現原來在餐廳旁邊有座像停車場的圓柱型建築物(圖片為Moote旁的入口)。
進去順著樓梯往下即是Greenwich Foot Tunnel(如下,左圖筆直的隧道,右圖隧道的盡頭),走回去是很快,但找路也花了不少時間就是了。
Day 3,Café Rouge→聖保羅大教堂(St Paul's Cathedral)→The Golden Hind→海德公園(Hyde Park)→V&A Museum→自然史博物館(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)→Franco Manca
表訂八點要出發,沒想到我們六點不到就窸窸窣窣起床了。趁還有點時間,便繞去格林威治車站拿昨天忘了拿的巴斯車票。
約莫九點抵達Café Rouge,我們顯然是第一批客人,直直朝窗邊位置走去,透過窗可欣賞對面的大教堂。我很喜歡聖保羅大教堂這個景點,有很多故事可以聽,不過兩個小時半的時間差不多只能聽完第一層的導覽、地下室幾個重點紀念碑與登高遠眺。參觀完後可以到對面的Paul買麵包吃。
中午搭地鐵到Bond Street吃炸魚薯條,誰知The Golden Hind放假去了ORZ,只好外帶Pret a Manger三明治到海德公園吃。好險有帶保溫瓶。雖然麻煩了點,但冷冷的天吃冷冷的三明治,熱水多少能帶來些溫暖。公園肥滋滋的鴿子令人難忘,一點點麵包屑落在地都能吸引十幾隻鴿子爭相奪食。
海德公園正值冬季樂園活動(Hyde Park Winter Wonderland),非常熱鬧。
三點半到V&A Museum,不是為了參觀而是為了吃,所以一到就趕緊找餐廳(往人聲鼎沸的方向走就不會錯啦),花了點時間才找到位子。快吃快閃前往隔壁的自然史博物館和恐龍來張到此一遊。進場要排隊,等待的同時我們跟街邊的小販買了杯£2的炒花生吃。倫敦好多小販在賣,就像台灣的糖炒栗子。
晚餐吃附近的Franco Manca。今天不停吃吃吃,吃不完的Pizza只好打包。從South Kensington回Island Gardens是一段曲折,手上拿著外帶餐盒和水果跟人擠地鐵,碰到黃線跟綠線停駛,灰線也停開,花了一個小時半才到家,又累又狼狽,但事後想想也滿有趣的XD
Day 4,大英博物館(The British Museum)→科芬園(Convent Garden)→MM world→中國城(China Town)+蘇活(Soho)→Flat Iron→歌劇魅影(Her Majesty’s Theatre)
今天在家吃早餐,吃飽要移動到一區的旅館Tune Hotels Kings Cross。
換住宿很花時間,到大英已經十一點(比表訂晚一個鐘頭),中文導覽全被借光了。在沒有導覽如同瞎子摸象的情況下只能放棄參觀,前往下一個景點。也就是一堆買東西、吃東西的行程,到處都在大拍賣,到處都是人擠人。
在柯芬園吃了The Rock & Sole Plaice、Shake shack和Ladurée,買了Whittard跟Cath Kidston。這裡有很多街頭藝人,其中兩個表演圍了很多人,擠上前一看才發現表演者要觀眾不斷鼓譟吸引更多人圍觀,並沒有實質的表演,其實滿無聊的。
因為柯芬園走到蘇活這中間幾個點都不會太遠,逛到大約四點半就到Flat Iron吃晚餐了。酒足飯飽和隔壁英國人聊完天,離音樂劇開始還有點時間,我們先到特拉法加廣場(Trafalgar Square)拿跨年門票。途中經過皮卡迪利圓環(Piccadilly Circus),川流不息的人潮真是把我嚇到了,頓時覺得柯芬園的遊客根本不算什麼。由於我實在太吃驚,妘將還特別提醒我這裡就是BBC福爾摩斯的片頭場景。我一看,對耶!我居然在倫敦了!!!
而且就算是大站,地鐵還是會無預警的關閉。好險今天住一區,有很多替代方案可以快速回家。
後來排門票排很久,看歌劇魅影也有點精神不濟。唉~自助旅行就是累,下次要把重要景點排最前面才是。